原子发射光谱仪原理

2017/7/12 8:52:47

   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光学分析法中产生与发展最早的一种。
   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利用物质在热激发或电激发下,每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发射特征光谱来判断物质的组    成,而进行元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。
(1)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优点:
     具有多元素同时检测能力。可同时测定一个样品中的多种元素。
     分析速度快。可在几分钟内同时对几十种元素进行定量分析。 
     检出限低。一般光源可达10~0.1mg/mL, 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

     光谱(ICP-AES)检出限可达ng/mL级。
     准确度较高。一般光源相对误差约为5%~10%,ICP-AES相对误差可达l%  以下。
     试样消耗少。
     ICP光源校准曲线线性范围宽可达4~6个数量级。
(2)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缺点:
     高含量分析的准确度较差;
     常见非金属元素如氧、硫、氮、卤素等谱线在远紫外区.一般的光谱仪尚无法检测;
     一些非金属元素,如P、Se、Te等,由于其激发电位高,灵敏度较低。
     只能用来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与含量,不能给出物质分子有关信息。
     不能作形态分析。
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
    通常情况下,原子处于基态,在激发光作用下,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,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的能级状态即激发态。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不稳定的 其寿命小于10-8s,外层电子就从高能级向较低能级或基态跃迁。多余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射出去,从而产生发射光谱。
这样产生的光谱是线状光谱。


 

收缩